今天,多巴胺来说一些和医疗无关的事情。
巴以冲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成千上万人死于战火,可谓生灵涂炭。全世界人民也都在关注着这场军事冲突和由此而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很多人也有着不同的立场。
多巴胺也在网络上看见了关于这场军事冲突的一些画面,说实话,多巴胺看见的更多的是巴勒斯坦人民在战火中挣扎的悲惨景象。
天塌地陷、家园焚毁、血肉崩裂、社稷倒悬。
有人说,以色列人民也在战火中受到了伤害。这诚然不错,但和巴勒斯坦人民相比,以色列人民的损失显然要小的很多。多巴胺甚至看见了一些生活在安乐之中的以色列人在短视频平台上搞怪嘲笑加沙人民。
围墙之中的加沙人和围墙之外的犹太人,似乎并不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这些搞怪嘲弄对方的短视频只能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更加鄙视他们,只能让人觉得这些制作传播视频的人丧失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伦理。无论你如何操纵媒体,无论你如何卖惨博取同情,无论你如何蛮横无理,世界人民心中都有一杆秤,真相都不会被掩盖。
这场冲突是怎么来的?是哈马斯发动了对以色列的突然袭击,然后遭到了以色列的报复。但问题的关键是:哈马斯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刀口舔血呢?在发动袭击之前,哈马斯有没有考虑到过会遭受以色列的灭顶报复吗?
多巴胺想,但凡有点脑子的人肯定都想过这些问题。
从网络上流传的信息来看,加沙地带的人是没有日子可过了,过得也是几近亡国奴的屈辱囚禁生活。为了追求独立自由,为了反抗压迫,为了生存,为了子孙后代有日子可过,哈马斯作出这样的决定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就算是今天不打响这一枪,明天或后天也会打响。毕竟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也没有人会轻易束手就擒。
在这场军事冲突中,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扑面而来,那就是加沙地带有很多孩子死于以色列的炮火之中。刚才多巴胺还看见一个视频,一个父亲在请问自己孩子的遗体,做最后的告别,而死者的弟弟也已经泣不成声。这也是让多巴胺突然停止医学科普来说件事的直接原因。
看见这条视频后,多巴胺突然明白了,像哈马斯这种刀头舔血的组织为什么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甚至会有1500名架着滑翔机一去不返的敢死队。也许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眼中看来这些都是疯狂的恐怖行为,但是在加沙当地的人们心中,或许这就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战斗的勇士,是万中无一的英雄。
就像这个死去孩子的爸爸,弟弟,在亲眼看见亲人被杀害后,在仇恨的浇灌下,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是下一个哈马斯成员呢?
还有一条视频让多巴胺久久不能忘怀,一个男人在亲人全部被杀害后,微笑着驾驶着装满炸药的汽车头也不回着驶向了敌人,然后在硝烟之中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巴勒斯坦孩子说,在加沙自己不可能长大,或许之前我们还不能够明白,但现在也许大家也只能沉默了吧。或许,之前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抗战中会有那么多青少年,为什么会有少年兵对外国记者说:“那个时候我已经战死了。”因为敌人不会让你活,因为战争总要流血牺牲!
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便是医院被炸,或许是因为多巴胺身为医务人员的原因吧,医院被炸,大量患者、平民和医务人员死去战火,是一件让人愤怒的事情。屠杀放下武器的对方人员,屠杀手无寸铁的非战斗人员,是有违国际法的,是有违人伦的,是要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
即使是在二战时期,交战双方也不会轻易去这么干。就算是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这么干,也会遮遮掩掩。可在21世纪的今天,在旅行者一号已经飞出200多亿公里之后的今天,在西方各国动辄必谈人权文明的今天,这种血案却确确实实发生了!
这几天,多巴胺还看见了一些双方的信息:以色列要求联合国秘书长要么道歉要么下台;以色列威胁要退出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亲自带着车队去加沙运送物资;以色列要求加沙地区巴勒斯坦人民撤离;以色列坚决拒绝停火….
说实话,种种迹象表明,哈马斯发动的这场冲突可能正是以色列所想要的,借此将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全部取离或消灭,然后占领这块“应许之地”。
人都是怕死的,因为都是血肉之躯,都会感到疼痛和恐惧。但是人一旦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时候,也就会变成了野兽一般的存在。
《三体》中有一句话,叫做:“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生活在加沙地区的人们可能并不知道在东方有一个作家说过这么一句话,可他们却日日夜夜都在经历这个问题:“和文明相比,生存是首要的。”
没有了家园,他们就是无根的浮萍。没有了反抗,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
为什么这场军事冲突在我们的互联网上会引起热议,为什么加沙人民的遭遇会得到多数人的同情,那是因为我们自己脱离这种日子还不到一百年。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所以才能共情。
多巴胺并不是说哈马斯就一定是正确的,也并非要指责以色列的种种行为,毕竟我们只是隔岸观火的看客。对于什么出埃及,出德国,还是出巴勒斯坦,我们也是不关心的,甚至对于什么联合国决议、数次中东战争,也只是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但对于赶尽杀绝这种非人类手段,对于对平民毫无差别的屠杀,全世界人民都是要嗤之以鼻的!多巴胺即使可能要面临被禁言封号,也是要说上一说的。
原创文章,作者:dopam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ldfan.net/2023/10/%e8%af%b4%e4%b8%80%e4%ba%9b%e5%92%8c%e5%8c%bb%e7%96%97%e6%97%a0%e5%85%b3%e7%9a%84%e4%ba%8b%e6%83%85%ef%bc%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