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成精神病的一夜!

下夜班睡醒了,和大家聊两句,等会还要去帮同事顶个小夜班。

昨天夜里,有下面几个小插曲。

1、有一位好大哥,流感样症状。他说自己就是阳了,我说现在阳的很少,多数都是流感,特别是甲流。大哥说,现在核酸都不查了,你凭什么说我不是阳了。我说查个流感吧,万一阳性呢。大哥说,就算是流感阳性,也不能排除新冠呀?虽然最后还是按流感来治了,但多巴胺突然觉得,好大哥说的在理。病毒这种事,谁能完全说得清楚呢。

2、有一个中年女性患者,因为上腹部不是2小时凌晨时分来到急诊。我摸了摸肚子,并没有什么阳性体征,问她有没有肚子痛或胃痛。她说:“你会不会看病,要是不痛,谁三更半夜到医院里来?”我看了她一眼,淡淡地告诉她:“这样的人多了去”。

3、还有一个中年女性患者,因为胸闷不适7小时来到急诊。我问她一些关于疾病的问题,但她却总是答非所问。“有没有觉得胸痛?”,她答:“这几天没有发热”。“有没有心理发慌?”,她答:“上个月做了体检”。“活动后会不会觉得更加严重一些?”,她答:“会不会是别人传染给我的?”。没有办法,我只能提高嗓门,告诉她:“你不要说话,我问什么,你回答什么就可以了!”。现在真是担心,她会不会投诉我呀。

4、有一个老太太,因为尿路感染发热已经输液六天了,症状完全控制住了,但老人家非要坚持继续输液。我告诉她,不需要输液了,回家修养几天,多喝点水就可以了。可老太太不愿意,非要缠着我继续输液,而且还PUA我说:“我一直都在你手里看病的,很好,我还打算给你送个锦旗呢。”可我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被“收买”的人,我还是拒绝了她的要求。好不容易治好的病,万一在医院里被感染了流感什么的,便得不偿失了。毕竟类似的事情,最近经常发生。

5、有一个小伙子,发热,甲流,要求输液,我拒绝了,给他开了口服药。小伙子不甘心,非要输液,我告诉他,先吃药,如果真的是长时间高热不退,伴有呼吸急促、胸闷气喘或其它症状的话,再来医院,到时候不行的话就输液。结果,才三个多小时,他又来了,并且说“烧了一整夜,实在不行了。”我问他,才三个多小时,就叫做一整夜吗?流感发热,很多人都是要反复发热两三天的。没有特别不适,其实是可以观察一段时间的。

6、有一个中年男性,突然闯了进来,质问我,为什么不按顺序叫号?我一脸懵逼,明明一直在点“下一个”,怎么不按顺序叫号了?他说,你不是看一个新病人,再看一个复诊病人吗?我明明是下一个,怎么突然又插了一个?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急诊外科转过来一个急腹症会诊的病人。解释了一下,可他不听,言语之中略带D和B。我也有点意难平,老老实实上班,兢兢业业工作,就患来这?于是,告诉他:“看病有看病的规则,叫号有叫号的规则,急诊并不完全是先来后到,谁病重谁优先,有和你说话的功夫,这个病人早就看完了,你听我的安排,永远是最高效的。”

7、另外一个好大哥,因右侧肢体乏力伴麻木20个小时来到急诊。看见这个情况,首先肯定是要考虑急性脑卒中了,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我问大哥,为什么拖到现在才来?毕竟如果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话,这已经错失了溶栓的时机。大哥说,没关系,自己一直在上班,晚上回家躺在床上,越想越不放心,于是来到医院想彻底检查一下。我让大哥去做头颅CT,大哥非要做核磁共振,说万一CT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做核磁共振,不是浪费时间吗?我告诉他,先做CT,没有脑出血的话,再做其它检查,也不晚。可大哥不听,就这个问题和我掰扯了一会。我让他自己考虑一会,我还要给其他病人看病,几分钟后终于答应先做头颅CT了,果然,脑出血。大哥最后说:“都听你安排吧。”

8、一个妈妈来到急诊,吐槽说,自己一周前发热才好,现在又被孩子传染了。这个妈妈的症状就是典型的流感样症状,突然发病,高热不退,肌肉酸痛,全身症状明显。我还在想,会不会是前面的病一直没有好。但这位妈妈说,自己这段时间天天量体温,肯定是没发热,是今天突然发热的。于是查了血常规和甲流。甲流阳性自然不在话下,没想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CRP都很高。这完全有可能是肺炎支原体、甲流、细菌同时存在的节奏。

9、有一个初三孩子,因为发热六天深夜来到急诊。他六天来反复发热,在某诊所连续输液六次,主要是阿奇霉素,效果不佳,甚至已经用上了地塞米松。爸爸妈妈要求:“用最好的药。”这个要求也被我拒绝了,我告诉家长:“现在用药是次要的,搞清楚原因是主要的,什么原因都不知道,我该给你用什么药呢?这又不是去饭店吃饭,米饭管饱,面条也能吃饱。”查了血常规、甲流、胸部CT,但还查了急诊肝功能,因为我总是担心用了六天的阿奇霉素,会不会对肝功能有有影响。家长也没反对,果然除了肺炎之外,肝功能也明显升高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在90左右。最近阿奇霉素成了神药,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更加不能超量使用。

10、有一个大妈,老慢支急性发作,输液,开了药,交了费,大妈又找到我,质问我为什么不给他用好药?她的意思是药太便宜了,两天才八十多块钱。我告诉她现在药物都很便宜,而且药好不好并不是看价格,要看疗效,不对症就是一万块钱一支的药也不是好药。可大妈不听,非说我留着好药不给她用,言下之意我把贵药留给别人用了。她说万一效果不好,再换药,你不是耽误我时间吗?我说看病总有一个过程,这个世界上哪里来的神药。大妈不听,我突然想到一个可以说服大妈的理由:“你要是一开始就用了贵药,万一有了耐药性,以后就没有药可以用了,而且你这么年轻,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大妈一听,是这个道理,就不说话了。虽然这个理由,有些不严谨,甚至是忽悠人,但管用。所谓耐药性并不是两天三天就出现的,也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导致的,归根到底都是“大环境”的影响。

以上就是一个急诊医生,被逼成精神病的一夜。

不过话说回来,你知道精神病和神经病的区别吗?

原创文章,作者:dopam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ldfan.net/2023/11/%e8%a2%ab%e9%80%bc%e6%88%90%e7%b2%be%e7%a5%9e%e7%97%85%e7%9a%84%e4%b8%80%e5%a4%9c%ef%bc%81/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0日 下午7:40
下一篇 2023年12月2日 下午7:34

相关推荐

  • 发热时,你是否也会犯这些错?

    昨日夜班,有两个小故事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故事: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哥,询问我:“为什么同样是流感,老大在诊所输液两次就不发热了,而老二在医院里又是吃药又是输液,到了第四天还…

    2023年12月2日
    00
  • 很多人都会犯这个错,看完后你或许会明白一点!

    一周前的夜班,急诊室里来了一位咳嗽、胸痛、发热、气喘的老大爷。听诊肺部有湿啰音,再行胸部CT检查,主要问题便是大叶性肺炎及少量胸腔积液。多巴胺问老大爷为什么出现症状长达一周不看病,…

    2024年5月5日
    00
  • 与甲流“抢”病人

    声明:今年多巴胺在《环球人物》杂志开辟了专栏,如需转载专栏中文章,需向《环球人物》申请白名单,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每一次大抢救的背后都有一系列机缘巧合的偶然。 深夜…

    2024年1月2日
    00
  • 高浓度肺炎支原体浸泡下的中年医生!

    身边好几个狐朋狗友都中招了,包括赵大胆,基本上都是发热、咽痛、肌肉酸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如果只从症状上来看,和新冠无疑,但确实又不是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都有,甚至有人也就是…

    2023年10月24日
    00
  • 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十个常见问题

    近期,发热咳嗽的人很多,有几个普遍性的问题多巴胺和大家说一下: 1、大家都阳了吗?多巴胺没做过详细的流行病学分析,但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可以看出,多数人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部分患者是甲…

    2023年10月26日
    00
  • 聊聊肺炎支原体

    说起【支原体】,大家可能不知道,它有120多种,只有十几种(记不清了)是从人类身上分离出来的,到目前位置,人类也只知道有4种会导致人类自身患病。 世界之大,微生物,千千万万,无奇不…

    2023年10月20日
    00
  • 又一个流感疫情下的夜班!

    昨日夜班接班的时候,多巴胺震惊了,急诊内科接诊人数已超过300人次,这个数据是平日工作量的2倍,完全可以和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后最初一段时相当了。 下半夜,多巴胺又接诊了44个病人。…

    2023年11月20日
    00
  • 真有这么多白肺吗?

    在马路边修小电驴,刷手机时无意间看见一条让人震惊的新闻。 这条新闻报道说,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和俄亥俄州都报告很多儿童肺炎病例。其中一个数据更是让人震惊,那就是只有20万人口的俄亥俄…

    2023年12月7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