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还有几天国庆长假就结束了,多巴胺今天休息才算是可以度假了,虽然明天又要开始上班了,但总归还有一些休息时间的。

对于急诊医生来说,三百六十五天按排班表上班,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节假日的说法,按部就班,宠辱不惊,甚至越是节假日越忙。

本想下夜班出去游玩一番,奈何天公不作美,又想到眼下到处都是人,与其被挤在人山人海之中,不如躺在家里与周公一会,同大家说几句闲话。

话虽如此,但每到国庆时,又不免有一些感慨。

小时候对国庆其实没有什么概念,无非就是学校门口、镇政府门口又会挂起大红灯笼来而已。稍长大一些,才知道国庆时镇中学是会放烟花以示祝贺的。可等我自己上了中学之后,又却没有去参加过这种活动。因为燃放烟花都是在夜里,而下午放学之后,我便要徒步穿过乱葬岗、渡过大河早早赶回家了。

初二时,班里有一个男同学,算是比较调皮捣蛋的那种。国庆之后上学便再也没有来上学了,老师说这个同学放假期间食物中毒不幸去世了。这是我第一次听见食物中毒这个名词,也是第一次因为身边有人去世而被震惊、震撼。

实际上,这个同学的具体死因并不详细,甚至只是传言,有人说是因为吃了发芽的土豆,有人说是因为吃了某种油炸的食品,也有人说是游泳溺亡了,传言很多,但这位同学却真是再也没有出现过。

现在想来,如果放在今天,能够及时就医的话,这种悲剧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高二国庆节期间,我从百里之外的县中学回到了家乡。那个时候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我回到家乡,也只能去了姥姥家。虽然还是国庆期间,但记得那个国庆特别寒冷,我穿着一条牛仔裤、一双回力鞋,甚至有些瑟瑟发抖。

姥姥刚刚从中风中缓解过来,使用拐杖的情况下能够勉强走几步路。临行前,姥姥拖着疲惫的身体将我送到村头,在那棵我小时候路过无数次的大椿树下向我挥手。

姥姥像变魔术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了两根香蕉塞给了我,香蕉有些变质了,但在那个时候,在那个家庭环境下,却是珍贵的东西。是姥姥舍不得吃,甚至是偷偷藏起来特意留给我的礼物,乃至于要到了分别时在村口才掏出来给我。

挥手告别,前途越来越远,姥姥的身影却越来越小。

第二年夏天的时候,姥姥便突然去世了,被发现是已经躺在房间的地上,早已没有了心跳呼吸。办葬礼的时候,我却没有参加,因为那年的大洪水将整个县城围困了起来,洪水淹没过了城门,姥姥也在一片抗洪自救中远去了天国。

后来,我去了更大的城市,走了更远的路,认识了更多的人,也愈发明白了国庆的意义。

工作以后的国庆假期,基本上没有休息过,都在急诊室和急诊抢救室里奋战了,甚至在国庆期间亲手送走了很多人,也见证了很多悲剧。所以,虽然比较忙碌,但也总觉得这份工作还有些意义。

我已经将这些故事写在了网络上,关注多巴胺的朋友们也早已看见了。有没有从中受益不得而知,但多巴胺总觉得即使能帮助一个人也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更是最大的动力。

最近这几年的国庆不好过,尤其是疫情期间。那种穿着防护服采核酸,尤其是上门采核酸的感受更是终生难忘。

累自然是肯定的,甚至有时候也难免有点抱怨。

但是,每当在看见那随风招展的红旗后便又满是动力了。特别是最近两年,多巴胺非常喜欢听一首歌,那就是《祖国不会忘记》。

祖国不会忘记,韩红 – 红歌②

盛夏在断头公路上面对成千上万人采核酸时,满世界上门、追阳时,在疫情常态化管理急诊抢救室一床难求时,在同事们陆续倒下甚至赵大胆流泪哭泣时,在病人们焦急、焦虑 、痛苦挣扎时,在自己觉得生无可恋时,脑海中都会想起这首歌。

虽然这首歌本是用来描写歌颂志愿军战士的,但多巴胺总觉得它就是一首鼓舞着自己前进的战鼓。

也许作为一名普通急诊医生的多巴胺并不配,但多巴胺也始终相信,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哪怕我们只是一颗无名小草,在这个大时代下也有着自己的作用,也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不是功臣,我们的字典里也没有功臣两个字。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而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即使如今有很多人对医务工作者有些不理解,甚至刻意污名化,但多巴胺总觉得宠辱不惊、踏踏实实工作才是本份。总有一天,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能够变成真正的战友。

今年国庆,多巴胺的生活又回归到了和大家一样。不变的是依旧忙忙碌碌,依旧还是那些病种,依旧还是那些说了无数遍却仍然在发生的悲剧,变化的我们都在岁月流逝中老去,都在季节交替中对这个世界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说一个国庆期间发生的寻常小事:

夜里十点多钟,急诊室里来了一位大哥。
大哥看上去很淡定,生命体征也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症状就是头昏、恶心。
大哥说自己三个小时前喝酒时晕厥过一次,但短时间内缓解了,本以为是自己喝醉了,没想到睡了一觉之后头昏伴恶心更加厉害了。
本着有病不能拖的原则,大哥来到了急诊。
能够导致晕厥的原因有很多,但中年男性加之饮酒,脑袋的问题、心脏的问题就更加要重视了。
毕竟在气温骤降时,脑出血、心肌梗死这些疾病都是急诊的常客。但是,这位大哥并不存在这些问题,他的问题是三个多小时前和几个朋友吃了一顿炭烤小火锅。
当时几个人关起了门,把酒言欢,每个人都先后出现了头昏、恶心,只不过这个大哥症状严重一点,出现了突发意识丧失。
基于这一点,查了动脉血气,果然是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煤气中毒。
有人说,几个大老爷们一起喝酒,有煤气能不知道嘛?
这还真冤枉大哥了,因为一氧化碳真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以察觉。
给大哥做高压氧的老师说,多巴胺,你不写一点这方面的科普吗,天冷了,一氧化碳中毒的人会越来越多。
老师说的不错,随着气温的下降,因为吃火锅、取烧炭暖、煤气泄漏、汽车废气等各种原因,一氧化碳中毒的人确实会越来越多。实际上,多巴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写一点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科普小文章,但却又似乎没有什么用。该中毒的还是会中毒,该出事的似乎还是会出事。
今天,再来简单啰嗦一下。
一氧化碳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绝大多数都会和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这种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是氧合血红蛋白的三千六百分之一。
换句话说,吸入一氧化碳之后,一氧化碳会大量占用原本属于氧气的血红蛋白,让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Hb的氧解离曲线左移,造成患者缺氧。缺氧程度严重了,时间久了,就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受累。轻则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悸、胸闷,重者死亡。
治疗上其实没有什么特殊,无非就是撤离现场、纠正缺氧、防治脑水肿、治疗横纹肌溶解、脑梗死、癫痫这样的并发症等等。
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则多数都是轻中度中毒,那种送到医院便昏迷、休克、肺水肿等重度中毒的情况,在多巴胺生活的地区相对较少。
大家需要引以为戒的就是,不要在密不透风的地方烧炭、用碳,经常检查检查家中的煤气。特别是出门吃炭烧火锅或烧烤的时候,一定不要完全关闭门窗。

还有两天国庆长假便要结束了,甚至转眼之间2023年就会结束了。朋友,你又作何感想呢?

今天之所以无题,因为本就是闲话,本来就是无主题。

原创文章,作者:dopam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ldfan.net/2023/10/%e6%97%a0%e9%a2%98%ef%bc%81/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3日 上午8:45
下一篇 2023年10月6日 下午7:05

相关推荐

  • 有一天,父母会成为你们博弈的棋子吗?

    凌晨三点,我正趴在电脑前研究着那些没有情节只有骨与肉的片子。 放在办公室角落里的那盆君子兰已经枯萎,我知道它的命运就像曾经在我面前绽放的绿萝一样,终将魂归垃圾堆。 我们人类其实和这…

    2023年9月10日
    00
  • 高考结束了,孩子要不要学医?

    高考结束了,孩子要不要学医?其实纠结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一点,也是要最先考虑的,那就是孩子愿意不愿意学医?如果孩子自己没兴趣,甚至很抵触,那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学医。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家长们…

    2024年6月27日
    00
  • 说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第一件事,相信这几天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多巴胺开始有事没事更新视频了。说实话,视频不是多巴胺的强项,甚至在面对镜头时还有些张不开口。而且,多巴胺始终觉得,文字才是最有力量的载体。但…

    2025年9月2日
    00
  • 如果这样抢救,那就是医疗事故了!

    看了电视剧《问心》第一集,这是一部医疗剧,为了好看,肯定是要设置一些比较冲突的剧情桥段,所以如果只是把他当做一部打发时间的电视剧来看是没什么毛病的。 但是,如果从专业和现实的角度来…

    2023年10月20日
    00
  • 急诊室里老人教会医生一个字!大家都认识,却不一定会写!

    坐在急诊室之中,我看不见天空,甚至看不见病人的面孔。 天空距离我很远,它被永远也叫不完的号湮没住了。病人距离我很近,他/她的面孔却被匆匆而过的时间冲掉了。 急诊永远都是一番忙碌的景…

    2023年9月10日
    00
  • 看见三个胃癌的故事,想提醒大家。

    多巴胺今天刷到几条关于胃癌的信息,说起来有点让人“沮丧”,有些话想和大家说一说。第一条新闻是福州一位19岁的孩子因为胃癌去世,第二条新闻是一位叫做抗癌东东的中年人因胃癌去世,而他生…

    2024年4月28日
    00
  • 我要为这群人正名!

    多巴胺最近看见了韩国数万名医生集体辞职这件事,起初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继而便又略生感慨了。 大家都知道,医疗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紧缺的资源。在国内有人喊着看病贵、看病难的时候,孰…

    2024年2月28日
    00
  • 乙流又来了

    今日夜班,所以睡了个懒觉。 早晨出门送孩子上课发现大雾锁城,颇有仙境之感,只是交通有些迟缓了。 小时候大雾天上学,路上走过田埂,踩在野草上,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 前面的小伙伴隐在…

    2024年1月6日
    00
  • 急诊室里的跨年夜

    2024年来了,它是从一个跨年夜班开始的。 虽然对多巴胺来说,2023年既是一个特别忙碌的一年,又是一个重大变革的一年,但多巴胺依旧不愿它就这么流去,因为越来越难以抓住时间,又或许…

    2024年1月1日
    00
  • 急诊医生的灵魂拷问,早晚能用上,大家都看看。

    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叫做:“当你身患重症时你会放弃吗?” 有朋友邀请多巴胺来解答一下,想了想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多数现实是到了那个阶段或许自己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了。 但考虑了…

    2024年2月20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