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最近看见了韩国数万名医生集体辞职这件事,起初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继而便又略生感慨了。
大家都知道,医疗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紧缺的资源。在国内有人喊着看病贵、看病难的时候,孰不知在国外同样存在这种问题,甚至要远比我们更难、更贵。
而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两个字:“钱与人”。
当然,从宏观角度来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这两个字,医疗行业尤其如此。
韩国的医生们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置病患与不顾,要集体辞职?
起初多巴胺百思不得其解,也翻看了很多信息,最后得到核心一点竟是一个荒唐的原因,那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
他们认为医疗扩招之后,当医生的人多了,会被抢饭碗,自己的收入就会降低。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钱字。
要知道这种想法本便不能为常人所理解,更何况是基于此想法而发生的大规模辞职行为?
最起码从我们整天累死累活的角度出发,是万万不能理解的。因为如果按照咱们自己的经验来看,医学扩招的越多越好,干医疗的人越多越好,对医务人员来说可以减轻工作量,对群众来说可以更方便及时就医。
不怕同行多,而是多多益善。
然而韩国人却不这么想,或许人家有着自己的考虑,也有着自己的现实情况,我们不应该指手画脚。但有一点却是多巴胺忍不住想问的:”他们激烈反对扩招,难道就不怕自己死后行业上后继无人,自己的家人以后看病更难吗?“
另一方面,这群人的平均年薪是我们的十倍都不止,工作量也完全没法和我们相比,甚至就连人身安全保障程度都要远比我们系数高很多,可谓是货真价实的金饭碗。但他们却忍不住知足,甚至拿国民的健康安全来作为筹码!
所以,你要说有超一万医生辞职,多巴胺是不相信的,最起码这群人并不是真心辞职,可能用不了几天就又回来上班了。毕竟真辞职了,到什么地方去领这份高薪呢?
说实话,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为了这么一个自私的目的,竟然全国范围内这么多人摆烂,竟然不顾那么多有就医需求的群众,估计也只有这些蕞尔小国自私自利目光短浅之人才能干得出来。
让人又生感慨的是,和高薪的韩国同行们相比,多巴胺的同行们却要在无形之中显更加高大了,最起码是更有情怀、更有责任感、更有纪律性、更有博大的胸怀、更有战斗力、更有奉献和牺牲精神。虽然这种高大的词语背后带着一些辛酸,甚至是血泪,甚至会被某些人抹杀诋毁,但事实摆在眼前。
多巴胺并不是信口开河,也不只是自己的个人感受。最起码从历史的书本上可以觅得一点踪迹,虽然从没有人在意过,甚至会被某些人刻意忽视过。
谈到|钱”字,大家可以上网去查查,韩国医生的平均年薪是多少,欧美医生的平均年薪是多少,非洲医生的平均年薪是多少,我们的平均年薪是多少?
再谈到“人”字,大家同样可以上网查查,国内医院的医患比是多少,平均每千人拥有多少名医务人员,而国外又是多少?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医务人员的白天加着黑夜的工作,正是医务人员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身体健康,才换来了大家现在所谓”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否则的话, 你根本没有机会和体验去说这六个字。
当你还在抱怨排队两小时看病三分钟的时候,医务人员已经连轴转许久了,外国朋友们可能已经等候好几天了。当你还在抱怨12块钱的挂号费太贵时,有些国外朋友却连救护车都舍不得喊。当你还在埋怨挂不上顶级医院的专家号时,国际友人们可能还被紧紧握在社区医生或全科医生的手中一年半载了。当你在纸醉金迷为主播大方打赏时,多少医务人员也紧紧维持在温饱线上。
多巴胺知道很多人根本不信,甚至会谩骂攻击了。但这并不重要,毕竟医务人员被误会并不是一朝一夕了,被诋毁攻击也并不是三日五日了。还是那句话:事实摆在眼前,是否眼瞎,一目了然。
除了钱与人之外,再来说说一些有目共睹的事情,也通过这些事情来佐证一下,我们的同行”更有情怀、更有责任感、更有纪律性、更有博大的胸怀、更有战斗力、更有奉献和牺牲精神。“
虽然说这些话有些自行惭愧,也会被很多人所不齿,甚至包括我们自己。毕竟给其相当的经济待遇、保障安全的执业环境、维持一定的社会尊严才是最迫切、最实际的方案,但有些话不得不说,有些事实不得不再次提起。
像曾经的鼠疫疫情、霍乱疫情、甲肝疫情等20世纪内我国发生的重大疫情,大家可能已经记忆模糊了,对在疫情之中医务人员的战斗表现也可能早已经没有了印象。但是,如果说起进入21世纪后如非典疫情、新冠疫情中医务人员的战斗表现,多巴胺想可能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吧?
大家知道在抗击非典疫情的战斗中,有多少医务人员冲在最前线,有多少白大衣用血肉之躯替大家挡住了病魔?
大家知道在抗击新冠的这几年里,又有多少医务人员倒在了战斗岗位上?
非典疫情之中,让多巴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叶欣护士长了。她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大家都知道,急诊永远都是紧缺医务人员,无论哪家医院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是在突发疫情时了。
2003年“非典”时叶欣护士长所在的岗位上也同样如此。面对疫情形势逐渐严峻的形势,面对激烈的抗疫战斗,叶欣主动申请加班,坚守岗位,在抢救“非典”病人过程中,不幸染上非典型肺炎,最终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7岁。
在人心惶惶之际,面对人人避之不及疫情,她完全可以不必加班,干好自己的工作即可。但她没有,而是直面了”敌人“,并最终捐躯牺牲。
你以为只是叶欣一人如此?你以为在那场战斗中,也只有叶欣一人表现英勇?
你错了,你只是不关心、不知道罢了。像谢婉雯、王晶、梁世奎、邓练贤等等,那是长长的一份名单。
再回到新冠这三年,多少医务人员马革裹尸、血染沙场、慷慨激昂?
一声命令,无数人奔赴疆场。那是一段艰辛的岁月,也是无数人视死如归、报效国家、保护苍生的情怀体现。你还能想起这些名字吗?”李文亮,梁小霞、徐辉、夏思思、王土成,林正斌,柳帆,陈健,许德甫,刘智明,彭银华….“
有人说,情怀不能当饭吃。也有人说,只提倡情怀是一种无耻的体现。
但多巴胺要说,我们的医务人员就是这样的人。或许在平时的工作里,你只看见了蓝色口罩下医务人员平静的表情,或许在你危急慌乱的时候,你只看见了医务人员从容镇定的举止,但你不能因此而抹杀或诋毁那一颗颗赤诚而满是情怀的心。更加不应该因一些不实的信息和某些人居心不良的言论便污名化所有医务人员。不知此刻的韩国人中,会不会也有人在说:”既然你们不愿意干,那就滚蛋,反正有大把的人等着干!”
情怀不能当饭吃,但如果没有情怀这份饭却也是吃不长久的。
多巴胺同样也不敢说,国外同行们在抗疫期间的表现如何,更不能否定国外同行也有着奉献牺牲的精神,但可以肯定的是,同他们相比,我们做得并不差。
说完这些,再来说说另外一份名单。
”王浩、戴光琼、康红千、李宝华、陈仲伟、王云杰、杨文….“
我们的医务人员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是自己兢兢业业却还要被不明真相的人污辱谩骂,是被网红和不良媒体反复刻意误解带节奏,是自己勤勤恳恳满腔热忱却总被现实浇灌,是在自己的同行先辈被无端杀害后,却又披甲上阵金戈铁马的一群人。
我们的医务人员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是平日里冷静沉着甘于平凡,一旦人民需要却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平凡之辈。
这是一份带着血泪的名单,也是提醒我们应该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能够保证基本生命安全的工作环境之警报。
好在一切都在好转,但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健康平安,也希望全社会都能够尊医重道,因为这群白大衣值得你拥有,也因为医疗事关每一个人!
原创文章,作者:dopam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ldfan.net/2024/02/%e6%88%91%e8%a6%81%e4%b8%ba%e8%bf%99%e7%be%a4%e4%ba%ba%e6%ad%a3%e5%90%8d%ef%bc%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