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现在下班才到家。
这几天,比较劳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急诊就诊量突然又多了起来。
从上午八点接班,到下午五点下班,除了中间吃饭用了十几分钟之外,根本没停下来。
上班之前买了一瓶3块钱的矿泉水,到下班的时候才喝了一口。因为有点腰酸背痛,所以今日便随便啰嗦几句。
仔细想来,病人多了起来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
1、肺部感染患者多了起来。从一个月前开始,不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患者就渐渐多了起来,而且以支原体肺炎居多,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是如此。这些患者的特点基本上都是高热、咳嗽、痰少,白细胞正常、CRP升高。甚至有一段时间,多巴胺身边人接连二三不断沦陷。比如赵大胆,早在一个月前就中招了。
2、心脑血管疾病多了起来。实际上,每年到气温变化较快的时候,心脑血管疾病都会渐渐多起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都会渐渐多起来。昨天在急诊抢救室上班,便遭遇了这样的情况。举个例子,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一天前体力劳动后出现胸闷、肢体麻木、呼吸急促、乏力和汗淋漓。因为休息后便有所缓解,所以患者并未在意。翌日,在妻子的催促下才来到医院。来到急诊后,也并没有胸闷胸痛,只是感乏力,因为血压降低至80/50左右,所以便被赵大胆带到了多巴胺身边。如果考虑到患者之前有体力劳动后大汗淋漓的话,那么低血压和乏力,似乎也可以解释。但是,患者的心电图却隐隐有所不同,于是查了心肌酶,肌钙蛋白竟然升高到了16。后来造影抽取了一大块血栓。
3、同样是因为气温变化,很多老年人都出现了头昏、头晕症状,于是便有不少人来到急诊要求看“脑梗”,甚至是直接要求输注“脑梗水”。关于输液能不能预防脑梗塞,多巴胺在这篇文章里做了解释《告诉家长老人,不要这么做!》。今天中午,有一位53岁的好大哥,来到急诊,要求输注“脑梗水”。和其它大爷大娘不同,这位好大哥,一无头昏头晕症状,二没有脑梗死病史。我问他为什么要输液,好大哥回答道:“听别人说,挂这个药水对身体有好处。”于是,在我的再三劝阻下,好大哥悻悻离开了,也不知道后期会不会投诉我。
4、开学了,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们,多有腹痛、腹泻、咽痛、发热的情况出现,而且有部分孩子因为学习压力等情况,而出现情绪波动。有些孩子是自己要求来到医院看一看,有一些孩子则是被学校老师要求来医院进行检查。多巴胺最近甚至接连遇见有抑郁症孩子出现服药过量,甚至药物中毒的情况。
基于以上情况,所以急诊室近期要更加忙碌一些。
再来说一个今天遇见的事情:
上午刚接班,就来了一位咳嗽半年的老大娘。我说大娘你咳嗽半年了,该去看呼吸科,怎么来急诊了?大娘说自己上个月就因为咳嗽抽了血拍了CT没有问题,现在影响睡觉,所以就来了。
我说你影响睡觉更要去看专科了,做了肺功能看看去也好呀。
大娘不想走,我又听听了肺脏,并没有哮鸣音,还是推荐大妈去专科进一步就诊。
大娘退而求其次,说,那就不看咳嗽了,看头昏吧。
但大娘说不清楚到底是头昏还是头痛,也搞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发热。至于影响睡觉的因素到底是咳嗽还是头部不适,就更加说不清楚了。
看了看,还是做个CT吧。结果就是自发性脑出血,出血量估计在30毫升左右。
说起来不怕大家笑话,很多时候,莫名其妙的“突发奇想”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经验这种东西往往又是靠不住的,蛛丝马迹和证据才靠得住。
要不是大妈看起来似乎有些思维混乱和影响睡眠,我可能并不会想到要给她做头颅CT,毕竟人家神志清楚、步入诊室、言语清晰、血压正常….
最后,祝大家健康平安。
早点洗洗睡吧!
原创文章,作者:dopam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ldfan.net/2023/09/%e6%80%a5%e8%af%8a%e5%8c%bb%e7%94%9f%e4%b8%8b%e7%8f%ad%e4%ba%86%ef%bc%8c%e5%92%8c%e5%a4%a7%e5%ae%b6%e8%81%8a%e5%87%a0%e5%8f%a5%ef%bc%81/